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2篇
  免费   2379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90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5384篇
内科学   386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733篇
特种医学   702篇
外科学   1234篇
综合类   349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045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512篇
  22篇
中国医学   176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1409篇
  2020年   1332篇
  2019年   1189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1231篇
  2016年   1219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2006篇
  2013年   2346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480篇
  2010年   1232篇
  2009年   1100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活血抗栓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80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次,2次/d,静滴,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抗栓汤,水煎200 mL,1剂/d,2次/d,治疗2周。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抗栓汤内服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凝血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与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联合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足运感区结合膀胱体表相应投影区域电针围刺;对照1组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有关"尿失禁"的治疗选穴;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足运感区针刺,每日上午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下午行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每次30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5),治疗组对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2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0/28),优于对照1组76.7%(30/23)和对照2组83.3%(30/25,P0.05)。[结论]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分析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疗效肯定,并可显著减轻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从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历单双号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为(17.4±7.4)分,治疗后的评分为(57.9±15.4)分,观察组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为(18.1±7.3)分,治疗后的评分为(71.3±15.2)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傍次上肢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傍次经筋结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肢体瘫痪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偏瘫的患者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傍刺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上肢常规经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两组上肢的肌力(MMT徒手肌力评定法)、关节活动度(ROM关节活动度评定法)、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ARAT上肢动作研究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均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ROM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ARAT评分改善更优(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力经MMT评定后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疗效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电针傍刺经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都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但电针傍刺经筋结点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整改对发病到实施溶栓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院内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通过绿色通道溶栓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以时间为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1例。比较2组OTT、DNT、DNT≤60 min比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 结果观察组OTT、DNT短于对照组,DNT≤60 min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溶栓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BI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以后,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建立,能够显著缩短OTT、DNT,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残障程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上下肢功能、生活品质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采用传统康复护理的常规组,与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上下肢力指标、神经功能损伤评估分值以及生活品质评估分值。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全部明显增加,并且研究组增加幅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估分值均显著降低,且常规组降低幅度低于研究组;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分值全部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肢体肌肉能力以及生活品质,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郭现军 《新中医》2020,52(6):53-55
目的:观察化瘀汤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两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